每天看診的患者這麼多,其中有缺牙但沒有做假牙的患者可不在少數呢!大家的理由不外乎是:假牙太花金錢跟時間;我害怕看牙齒,更別說要做手術;我很忙,沒時間回診。你可能認為反正就只是缺一兩顆牙齒,不會影響到我吃飯、聊天,一邊牙齒不好咬,換邊咬不久好了?哎~大家可不要小看一顆缺牙的危害,不是有一句話這麼說:「缺一顆牙,整口牙齒都歪了!」這可不是沒有道理的,就跟著蔡醫師暸解缺牙的紅色警報。
內容目錄(點擊快速前往)
Toggle缺牙不補會怎樣嗎?蔡醫師告訴您缺牙的潛在風險
牙齒看似堅固不動搖,錯!那只是你沒有察覺到,我們的每一顆牙齒其實都是處在一個「動態的平衡」,因此當我們有一顆缺牙時,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鄰近牙會開始傾倒,對側牙因為失去與之抗衡的牙齒而逐漸「長高」。一開始你可能不太會有感,但等到你肉眼可見的變化,事情就大條了,缺牙的潛在危害就像骨牌效應般,一發不可收拾呀~
缺牙風險一:受力不均,牙齒漸漸位移、傾斜
前文有提到,我們的每一顆牙齒其實都是處在一個「動態的平衡」,當缺失了一顆牙齒,齒槽骨就會留下一個空洞,缺牙處四周的牙齒就有可能會因為缺少鄰牙的支撐,而導致位置移動,甚至傾斜的現象發生。
如果你問我缺牙多久牙齒會開始位移、傾斜?嗯~讓我掐指一算~天機不可洩漏(威~)沒有啦~這時間是沒有辦法估算的喔!因為每個人口腔使用狀況都不同,缺牙後多久會開始牙齒歪斜都沒有一個固定時間喔!

缺牙風險二:清潔不易,蛀牙、牙周病找上門
當缺牙周圍的牙齒因此變得凌亂、齒縫變大,清潔死角也會變多、食物殘渣卡縫隙,平常清潔不夠仔細的話,就是細菌孳生的溫床,到時候蛀牙、牙周病找上門只是早晚的事。
缺牙風險三:咀嚼肌肉不協調,顳顎關節疼痛
當有一側的牙齒疼痛、不舒服,或者缺牙,我們會下意識的經常固定用另一側不會痛的牙齒進行咀嚼,長久下來容易造成咀嚼肌肉的不協調,也會引起顳顎關節的疼痛,有些人會有大小臉(左右不對稱的臉型)問題也可能是這麼來的喔!
缺牙風險四:缺牙時間越久,齒槽骨流失嚴重
齒槽骨會因為長期的缺牙而慢慢萎縮、流失。齒槽骨流失就好比如房子的地基被掏空一樣,對於後續如果要做植牙的患者,將會增加處理的複雜程度。
遇到缺牙我們的補救方式:活動假牙、牙橋、植牙
每位患者的缺牙情形都不同,每一種治療方式皆有其優點與缺點,並沒有哪一個缺牙補救方式是最好的,而是這個方式適不適合你,因此如果有缺牙的問題還是要諮詢專業醫師,讓醫師幫你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
已經缺牙很長一段時間了,還能補牙嗎?
許多走進診間想補牙的患者都會問我這樣的問題:「我缺牙很久了,這樣還能植牙嗎?」
在前文(缺牙的潛在風險)有提到的,當缺牙的狀況持續了一段時間,我們的齒槽骨就有可能發生流失的現象,此時的口腔就像是一個不穩固的地基,在地基鬆散的條件下架鋼筋、蓋房子,未來地層下陷的風險肯定較高;同理套用在植牙手術也是如此,若患者本身牙周狀況不佳,骨骼結構鬆散自然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力,因此,植牙前補骨的目的,在於幫助患者將齒槽骨地基打穩,才能提高植牙成功率,並且延長植牙的使用年限。
因此缺牙太久想要植牙,我們會先通過補骨粉的療程,讓齒槽骨恢復至適合植牙的狀態,讓我們的植牙能夠穩固、耐用。
(延伸閱讀:植牙前做補骨手術,真的有必要嗎?一次看懂補骨背後的意義)
別讓拖延症,耽誤你的治療黃金期
真的遇過很多患者覺得一、兩顆缺牙對自己的影響不大,而選擇置之不理,但拖延、不願面對並不能解決我們眼前的問題,患者往往都要等到衍生出新的問題之後才願意就診,不僅增加療程的複雜性,要花費的時間跟治療費用也變多,這樣真的划不來呀~像是牙齦萎縮,就必須先補骨;牙周病、蛀牙,就必須先治療……
有些比較幸運的患者,本身齒槽骨條件允許,因此在拔牙後,可以立即植入牙根。傳統的植牙方式通常需要經過一層層的流程和長時間的等待,這是為了將手術的風險降到最低,這個過程中,患者需要忍受缺牙帶來的困擾,才能完成牙齒的重建。即拔即種的植牙是目前技術的趨勢,能夠更好地保留了原來的組織,只需要一次手術,可以大大縮短等待時間,讓植體良好癒合。
(延伸閱讀:植牙案例|牙齒斷裂怎麼辦?即拔即種傷口癒合更快速!)